荃灣虛雲寺,初名虛雲和尚紀念堂,1963年創建於芙蓉山,旨在紀念禪宗大師虛雲老和尚。寺院以弘揚佛法、推廣禪修為宗旨,供奉虛雲老和尚舍利塔及各種佛像,成為香港重要的禪宗道場。

創建背景
虛雲寺,初名虛雲和尚紀念堂,位於香港新界荃灣芙蓉山,建立於1963年,旨在紀念一代禪門宗師虛雲老和尚(1840-1959)。虛雲老和尚是近代佛教的傳奇人物,住世120年,以苦行修持和弘揚佛法聞名。他多次來港弘法,與香港佛教界結下深厚法緣,特別是在1949年最後一次訪港時,吸引數萬弟子禮拜。
虛雲老和尚於1959年在江西雲居山真如寺圓寂後,香港佛教人士為紀念其功德,發起建立紀念堂,並於1963年在荃灣芙蓉山動工興建,1966年落成虛雲老和尚舍利塔。
建築與供奉
虛雲寺位於芙蓉山新村,鄰近竹林禪院,交通便利,可乘地鐵至荃灣站,再轉乘專線小巴至芙蓉山總站,沿窄長石級步行而上即可抵達。寺內大殿供奉千手觀音、西方三聖、釋迦牟尼佛、藥師佛及阿彌陀佛。殿側為虛雲老和尚舍利塔,塔身兩側嵌有建塔碑記及虛老生平碑文,供信眾瞻仰。此外,寺內設有地藏殿,並作為打禪七道場,盛時曾有超過300名信眾參與禪修活動。

重要事件
- 1963年:虛雲和尚紀念堂正式建立,由香港佛教人士發起,紀念虛雲老和尚的功德。
- 1966年:虛雲老和尚舍利塔落成,成為寺內重要地標。
- 1985年:濟平長老應邀來港,擔任紀念堂住持。他在港期間專修穢跡金剛及瑜伽焰口,弘法利生,深受信眾敬仰。
- 2024年:濟平長老於虛雲寺安詳示寂,世壽95歲。其追思及荼毘法會於4月7日至8日舉行,佛教界人士及信眾參與悼念。
- 2024年5月:紀念堂正式更名為「虛雲寺」,同日釋照月法師陞座為方丈,接替圓寂的濟平長老,標誌著寺院進入新階段。
現況與挑戰
虛雲寺歷經逾60年風雨,建築設施逐漸老化,斜坡維修及堂內保養工程需大量資金。寺方透過籌款活動平衡開支,繼續弘揚佛法,定期舉辦大小型法會,歡迎信眾參與。
